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中华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哺乳期乳腺炎如何应对最安全

时间:2025-08-02 11:52: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规范母乳喂养咨询指导,优化母乳喂养支持环境,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指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月龄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大脑发育,增进亲子关系。母乳喂养还可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母亲发出倡议:生命最初6个月应进行纯母乳喂养。

  哺乳期的乳腺健康是新手妈妈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今年年初,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昕撰写提交了相关提案,呼吁关注母乳喂养,规范产妇通乳服务,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减少新手妈妈不必要的伤痛。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母乳喂养问题,记者注意到,仍有许多备孕、怀孕和新生产的女性对哺乳怀有焦虑和担忧,也有不少哺乳期女性已经遇到乳汁排出不畅、乳腺炎等问题。

  哺乳期女性乳汁淤积及哺乳期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其病因明确、治疗原则清晰,临床上分为早期预防和乳腺炎临床治疗。如何防患于未然,让新手妈妈顺利度过最忙乱的初为人母的时光,坚持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也让宝宝顺利吃到母乳,多一份健康保护,记者采访了中、西医专家。

  当前,中医和西医都对于哺乳期的堵奶和乳腺炎有较为丰富的预防、治疗和日常保养的方案。

  首先,对于可能造成堵奶的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乳腺门诊主任医师高海凤表示,乳汁量多和乳管损伤是两个重要原因,乳管损伤常见于暴力通乳、过度通乳、通乳不当等,乳管损伤后容易造成乳管管壁不光滑,继而乳汁容易沉积,造成堵奶。此外,乳汁供过于求也会造成堵奶。过多的乳汁存留在乳房导管系统内,不仅容易沉积形成颗粒物阻塞乳管,还可能因乳管过度充盈引起不适。

  高海凤特别提出,一些妈妈会陷入“越排越堵”的恶性循环。一次堵奶如果没有被妥善解决好,后续的反复通乳会使奶量增多,淤堵更加严重。“乳汁淤积时,妈妈可以自己轻柔按压一下,主要为了尝试是否能排出堵塞物,如果不行,就果断放弃,继续正常哺乳,两次没有缓解,就要及时就诊。”

  高海凤也介绍了医院通乳的一些基本情况:医护人员会根据就诊患者堵奶时间的长短,类型,部位,乳头情况,奶量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处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通乳,门诊的通乳叫医疗性乳腺治疗,时间短而有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董晓则分享了中医视角。中医现有外治、内服两方面化解堵奶的手段,外治以推拿按摩和膻中、乳根、少泽等穴位的针灸为主,中药内服则需辨证施治,有调理乳房胀痛、情绪烦躁、红肿热痛等症状的药方,敷涂芙蓉膏也较为常见。

  同时,张董晓也分析了一些民间广为流传,但不一定科学有效的“偏方”。如热敷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15分钟或温度>50℃)可能加重组织水肿,哺乳前短时热敷即可;大力揉搓乳房硬块也时常存在风险,用梳子、刮痧板用力刮擦乳房,可能损伤乳腺管,导致炎症扩散或局部出血,以产妇无痛感为度的轻柔按摩更加适宜,且需配合正确排乳手法;很多人认为猪蹄汤、老母鸡汤等“白色浓汤”能通乳,但实际这类汤脂肪含量高,反而可能增加乳汁黏稠度,加重淤积。张董晓建议孕期和哺乳期应当均衡饮食,多饮水,经常发生乳汁淤积的宝妈避免过量服用高脂汤。

  张董晓教授强调,产前调养的核心是“通”而非“补”:通过乳头内陷矫正、均衡饮食和体态调整,减少产后哺乳障碍。保持放松心态,可降低堵奶和乳腺炎的发生率;同时,也不必追求哺乳后“排空到一滴不剩”,过度排空会刺激乳汁过量分泌,形成恶性循环,按需哺乳,适当排空变软即可,遇到硬结处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还有一些需警惕的高风险因素会使产后堵奶风险增高,如乳房手术史或既往有乳腺炎病史;妊娠期糖尿病或肥胖(易乳汁黏稠)和计划剖宫产(术后疼痛可能延迟哺乳)。

  产后前3天的哺乳技巧和乳头疼痛也是影响妈妈们哺乳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海凤补充了一些她在工作中总结出的相关经验。

  首先,在出生后就要尽早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前进行肌肤接触,引导宝宝自主寻乳。妈妈可以让宝宝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正确含接、有效吸吮。

  同时调整好宝宝的含接,避免造成乳头的损伤。在产后三四天,妈妈出现生理性涨奶,这个时候更需要让宝宝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正确含接、有效吸吮,让发育完好的优势乳腺导管实现产乳功能。

  宝宝在吸吮母乳时,可能由于含接不正确,挤压、磨损或拉扯乳头,造成妈妈乳头的损伤;吸奶器型号不合适或使用时间过长,都可能会造成乳头局部组织水肿或更严重的损伤。在这些情况下,妈妈们可以寻找专业人员调整宝宝含接姿势。乳头破损疼痛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不适,但具体用药需要医生指导。

(责任编辑:华康)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