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健康新闻 行业资讯 饮食健康 急救指南 安全预防 中医养生 健身知识 育儿

医讯

今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口腔健康是反映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详细]
记者2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根据《罕见病目录制订工作程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收录86种罕见...[详细]
日前,第四十九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7名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在临床一线,用爱心、细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计得失...[详细]
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俗称轮状病毒腹泻或秋季腹泻。北京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提醒,秋季警惕儿童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有何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详细]
为增强团场居民健康意识,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民的医疗服务,9月1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走进一四四团二社区,医疗专家...[详细]
英国诺丁汉大学领导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使用带电分子触发癌细胞自我毁灭,从而靶向并杀死难以治疗的脑瘤中的癌细胞。这种方法未来有望发展成手术中使用的喷雾治疗。...[详细]
记者9月11日从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悉,该院夏宁邵教授团队发现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全新鼻咽癌筛查和早诊标志物P85-Ab,对比现有双抗体筛查方案,将鼻咽癌早诊早治率提高了22%。相关...[详细]
口腔溃疡发作,俗称长口疮,有的人喜欢用吃辣椒、含白酒、浓盐水等措施以毒攻毒,来缓解口疮的疼痛,这样做有效果吗?今天就请口腔科医生带您走出以毒攻毒的误区。 强烈刺激后也许能暂时缓...[详细]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生育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心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产科主任刘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预防出生缺陷是个系统工程,要加强婚前、孕前、孕中、新...[详细]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脑癌。现在,一个以前未知的分子靶点的发现,启发了这种脑癌疗法的突破性发现。11日发表在《自然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加拿大病童医院研究小组展...[详细]
2023年7月,一款主打散瘀消肿、祛风止痛功效的千里追风油获得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签发的首张澳门药品跨境委托制造许可批件。这款名叫马交牌千里追风油的产品是澳门澳邦药厂有限公司跨境委...[详细]
又到了鼻子遭罪的季节。这一回,一个略显陌生的词把许多人直接送进了医院雷暴哮喘。 9月2日,内蒙古呼和浩特迎来雷雨天气,此后,呼和浩特市暴雨后引发雷暴哮喘这一词条上了热搜,据媒体...[详细]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就医体验。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先后出台分级诊疗、慢病管理、改善医疗服务等多项政策,有力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详细]
【走近最美医生】 回想自己从事乡村医疗事业的47年,深深感到,我守护的不仅是村民的身体健康,还有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母亲曾告诉我,两岁那年,我右腿意外骨折,由于...[详细]
昨天下午,首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国家卫...[详细]
最近,一篇祛湿之后体重顺利下降的文章引发关注。那么,湿气重是否会导致肥胖?祛湿能否有助于减肥?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志辉为广大...[详细]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鼓励改良型新药创新发展的建议》,国家药监局官网日前公开相关答复。 改良型新药是对已上市药品的改进,强调明显的临床优势。国家药监局在答复中指出,下一...[详细]
近期,有不少儿童检查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表现为肺炎、气管支气管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家长如何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带孩子就诊?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详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将奶(制品)纳为膳食组成的必需品,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g。而在《中国营养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新版膳食指南)中,建议中国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要达...[详细]
夏秋换季期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注意哪些健康风险?该如何做好防护?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肠道传染病患者切勿滥用抗生素 近期降水增多,有的地方出现...[详细]
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接受肾移植的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时,一种人造抗体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这一发现为新型单克隆抗体在人体临床试验取得进展扫清了道路。该研...[详细]
药物性肝损害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8月28日记者获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邹正升教授、纪冬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针对非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药...[详细]
  • 首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