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黄磊,作为北京市第十一批第二期援疆医生,肩负着学科建设和技术帮扶的重任,挂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一年来,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学科建设、技术攻坚、人才培养和健康惠民等方面精准发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以信念为帆,赴边疆之约
黄磊的援疆初心,不仅源于对医者使命的深刻认知,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情怀。了解到南疆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后,她不顾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恶劣条件,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毅然报名前往昆玉市。她常说“作为党员,哪里艰苦,就该奔赴哪里,作为医生,哪里有需要,就该去哪里。”
一到当地,她顾不上干燥气候带来的不适,迅速深入科室调研。面对技术薄弱、科室协作不畅等难题,她下定决心,要把北京的医疗资源“嫁接”到边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黄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方式,将党员精神与医者仁心播撒在边疆的每一寸土地上。
以技术为刃,破发展之难
在援疆工作中,黄磊以技术为刃,全力突破发展困境。她深知,一人强不算强,只有科室强、医院强才叫强。针对当地医疗技术薄弱、科室手术量少的情况,她带领团队规范诊疗流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加大宣传力度。2024年6月起,她牵头制定10余项制度,推动科室诊疗标准化;通过多科室协作,形成良性循环,
保障母婴安全,让孕产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短短一年,门诊量同比增长60%,科室分娩量达到上年的3倍多。
2024年12月,她为患有20厘米卵巢囊肿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2025年4月,她带领团队成功抢救糖尿病合并妊娠、突发胎儿窘迫的高危孕妇。在昆玉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中,黄磊凭借精湛医术完成了许多高难度手术。同时,她坚持“授人以渔”,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教学查房等方式,为科室培养骨干医生,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以初心为墨,绘民生画卷
除临床工作外,黄磊积极投身公益。她跟随团队深入团场、连队、社区、学校开展15场义诊,为30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两癌筛查和健康指导。还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参与编写《援疆妇幼手册》,普及健康知识。
多位维吾尔族产妇出院时,将锦旗送给黄磊及她的团队,动情地说:“您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这样的暖心瞬间,成为她援疆路上最珍贵的礼物。她始终坚信,医疗帮扶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相连。“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这里迎来健康宝宝,看到年轻医生能独当一面,就是我援疆最大的价值。”黄磊说。
从妫水之滨到昆仑脚下,黄磊用汗水和智慧在边疆书写了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如今,虽然她的援疆任期已满,但留下的不仅是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是一支扎根边疆的医疗队伍,以及永远割舍不断的边疆情怀。她的故事,正是万千援疆医疗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以专业为笔,以初心为墨,用行动诠释 “医者仁心”。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