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湿热,很多人可能会感觉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同时,大量出汗也使得体内的水分和水溶性维生素更容易流失。那么在高温天气,饮食都要注意什么呢?
补水
定时、足量饮水,摄入足够多的含水分食物,少量多次,避免到口渴时再饮水。饮水量取决于出汗量、所处温度与劳动强度,要既能维持水平衡又不对机体造成负担。
普通甜饮料中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因此,水果、蔬菜、营养丰富的粥、汤和淡盐水、盐茶水是高温时补充水分的好选择,也可选择豆汤、豆粥、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
补盐
高温环境下,钠和钾容易随汗液流失,不适合过度限制盐类摄入,出汗较多时需要补充钠盐。因高温时身体水盐同时丢失,应该选择淡盐水补充。
补充氯化钠时应视出汗量而定,日常补充水盐建议通过膳食方式。在膳食供给中应增加日常汤类的品种与花色,如菜汤、鱼汤、肉汤交替选择。如果当日出汗量很大,单纯靠膳食补充水盐不能满足需要,要在两餐间或在高温现场及时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碳水化合物饮料。
多吃蔬菜和水果
高温环境下,人体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的需要量增加。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补充经汗液丢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g,水果不少于400g。宜选择富含钾、维生素C与B族维生素的蔬果、干果种类,如刺梨、酸枣、鲜枣、猕猴桃、草莓、火龙果、无花果、红辣椒、芥蓝、豌豆苗、竹荪、海苔、榛子等。
若膳食不足以满足高温环境下人体的营养需要,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准备相应的维生素制剂、强化饮料或补充剂进行补充。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高温环境下,人体蛋白质需要量稍高于正常温度,蛋白质供能比建议为12%~15%,其中优质蛋白质占膳食总蛋白质的50%为宜。
日常可以多吃鱼、虾、蛋、奶、瘦肉与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建议每日奶类摄入不低于300g;大豆及其制品不低于50g,此类食品还可有效预防出汗后的低钙血症。
高温环境下精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消耗增加,可适当增加果仁、海鲜、牛羊猪肉、鸡肉与乳制品等;此外,还可食用海参、金枪鱼、鲑鱼、鳟鱼和凤尾鱼;植物类食品中的杏仁、南瓜籽、芝麻、花生、核桃、榛子、甜椒、螺旋藻、藜麦、燕麦、小麦胚芽及大米等谷物制品也能提供此类氨基酸。
保证足量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在高温环境下,建议选择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既能提供持久的能量,又能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
合理搭配提振食欲
由于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加之大量饮水影响食欲,日常膳食应注意色、香、味的调配并注意花色品种的变换,避免过于油腻的饮食摄入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高温环境下日常膳食要注意合理搭配、精心烹调,这样可起到增加食欲的效果。
如进餐前,适量吃味美有营养的羹汤,解除因口渴引起的摄食中枢抑制,同时菜汤、肉汤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
此外,适量的冷饮也可促进食欲,但量不宜过多,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品,最好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复温到10℃左右再饮用,避免刺激胃肠道,造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用餐时还可搭配一些凉菜,既可补充盐分又能促进食欲;可适当食用酸奶、山楂等酸味食物及食醋、葱、姜、蒜等辛香调味料。
此外,增加维生素B1、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食欲不振时,还可以试试少量多餐,在天气凉爽的时段适当加餐。
注意饮食卫生
高温天气下,食物变质速度加快,且有利于细菌增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食用新鲜和近期制作的食物。需要保存的食物一定置于适当的环境,食用前再次确认食物的品质,必要时再次加工。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