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药师与护士的健康科普能力,促进药护协作,构建药护协同健康传播新模式,提升健康素养,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健康管理,4月23日我院工会、护理部与药事部联合举办“福蛇助力 药护齐行”演绎科普新风尚科普决赛。本次决赛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王晓玲、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护理总监张琳琪担任评委。我院副院长李笠,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齐歆、宋丽莉、卢㛃,药事部主任冯欣、副主任张雪艳及护士们共计150人参加。活动由妇科护士长吕娜、药事部盖迪主持。
比赛开始前,李笠强调了护理与药事在科普实践中彰显的专业作用,希望以科普竞赛为契机,深度探索"科普临床交融互促"的创新模式,充分展现妇产专业智慧,推动健康科普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齐歆指出,健康科普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延伸,也是构建医患信任桥梁的纽带,通过科普竞赛能够开拓大家的创作灵感,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母婴及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素养。
冯欣从药学专业强调了科普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持续性的知识赋能可以提升公众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培养安全用药的习惯,从而构建守护患者健康安全的战略防线。
本次决赛的16个参赛作品,共设科普视频、科普演讲、科普情景剧、科普海报四大类别,全方位展现女性健康管理、合理用药、母婴护理等主题,通过生动的情景演绎、以趣味性、互动性、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视觉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的科普内容,充分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2名。
王晓玲在点评中指出,科普创作应该本着构建'专业+创意'的双核驱动新模式,深研医学理论精髓,以情景剧、短视频等创新载体为翼,推动优质科普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实现医学知识传播与临床服务效能的双向赋能。
张琳琪指出,科普宣传需要遵循知识传递的优先原则,在信息传播中坚守专业内核,警惕追求过渡娱乐化倾向消解了科学的严谨性,同时,视频制作要顺应“快餐式”信息阅读趋势,增强内容吸引力,倡导建立跨学科协同机制,凝聚多方智慧,共筑科普新篇章。
未来,我院科普创作工作将以内容精品化、形式多元化、传播精准化为目标,整合医疗、药学、护理等专业力量,构建专业化健康科普平台,致力于为妇婴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