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中华健康网 > 产经新闻 >

专科建设 |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获评北京市区域重点专科

时间:2025-10-27 11:58:33   来源:航空总医院

  

图片1.png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公布2025年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名单,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凭借专科规模、专业实力、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力,成功入选为临床重点专科。

  专科规模扩大,专业体系完备

  近年来,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发展迅速,开放床位达317张,医护团队155人,2023年挂牌成立“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并设十大亚专科,覆盖颅脑和脊髓肿瘤、功能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脑脊液病、癫痫、创伤危重症、神经修复等专业方向。目前,专科配备先进的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9台,以及AI神经导航、手术机器人、术中移动CT、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及微电极记录系统,32-128导视频脑电、32导电生理仪,德国蛇牌手术动力系统、进口多功能手术头架、软性电子神经内镜、STORZ脑室镜、硬性颅底内镜、颅内压监护仪、血管超声仪等设备,聚焦神经功能和器质性病变的精准诊断及治疗。

  技术优势突出,服务能力提升

  2024年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完成颅神经疾病手术5000余台。其中,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超1000例、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手术近1000例、烟雾病外科手术约800余例、脑积水与颅内感染清除手术约800例、脑脊髓肿瘤微创手术300余例、癫痫外科手术300余例、神经调控手术超100例,京外患者比例超90%,手术规模与技术难度位居国内前列,四级手术占比达46.95%,微创手术占比21.6%,低风险死亡率0。目前,已在脑血管搭桥、颅神经减压、脑深部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神经内镜、颅骨修补、昏迷促醒等关键技术领域优势突出,专业化、规模化的亚专科群促使质量、疗效与安全得到同行认可。

  科研持续投入,创新驱动发展

  长期以来,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注重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科技创新2030“脑图谱”重大项目等,并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深度合作。目前,专科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参与编制专家指南/共识3部,持续推进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专科骨干在各类学术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担任全国性学术协会副主委4人、常委6人;市级学术协会副主委2人,常委3人。此外,还有5人担任专业杂志编委、副主编等职。

  据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执行院长、学术学科带头人陈国强教授介绍,未来将以系统化思路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开展工作:

  1.聚焦技术攻关与质量提升

  专科将加大科研投入,围绕临床技术、手术方式与医疗器械开展系统攻关,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计划继续申报国家级或省市级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同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夯实常见病诊疗基础上,重点突破疑难危重症诊治,力争CMI值持续提高,DRG组数覆盖率达90%以上,微创手术占比稳步增长,并严格保障医疗安全,并发症控制达北京市先进水平。

  2.强化人才引育与医教协同

  通过优化人才结构,积极申报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计划培养2-3名专家在国家级学会担任主委、副主委等职务,参与编撰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积极申报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推动医工结合与科研创新。

  3.拓展区域协同与服务辐射

  进一步做实神经外科专科/专病医联体,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向下级医院的技术支持与会诊服务。重点帮扶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神经外科,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与技术理念共享,形成区域互补、协同发展的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区域神经外科诊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此次入选重点专科,是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发展的新起点。以此为契机,医院将全力支持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华康)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