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中华健康网 > 产经新闻 >

高温“烤验”持续,这几天最重要的是养心,别做这些“伤心事”!

时间:2025-07-11 15:21:53   来源:互联网

  蝉鸣阵阵,暑气熏蒸,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预警,马路被晒得热浪滚滚,空调昼夜不断运转,人们在“蒸笼模式”下不由感慨“命是空调给的”。然而,在中医养生智慧中,夏季正是“养心”的黄金时节,《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逆之则伤心”,重点强调了夏季养生的核心在于“养心”。

  夏季养生为何首重“养心”?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心主血脉与神明,既负责推动气血运行,又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暑热之气通于心,若调节不当,容易出现心烦易怒、睡眠不佳等情况,甚至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现代医学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高温下,人体为散热会扩张血管,更多血液流向体表,增加了心脏的泵血负担。同时研究表明,夏季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要比春秋季节高两成,除去高温本身,也与现代人夏季常做的“伤心事”密切相关。

  高温天里的三大“伤心事”:

  贪凉损伤心阳:冰镇饮料、西瓜、啤酒虽是消暑标配,但夏季人体阳气浮于外,脾胃阳气相对不足。若贪食生冷,易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成痰后,既阻滞气机升降,影响心脉通畅,又阻遏心阳,引发心阳不振,常见为心悸、胸闷。此外,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可进一步导致心烦、睡眠障碍等问题。

  熬夜耗伤心阴:夏日夜生活丰富多彩,熬夜成常态。中医认为夜间是阳气潜藏、阴气主事的时间,长期熬夜会耗伤心阴,导致虚火内生,虚火扰动心神则夜寐不安、多梦;灼伤津液则口干舌燥。一项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的健康成年人,其心率模式会出现异常。就类似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后的损耗,心脏在长期的熬夜中也有可能出现功能失调。

  大汗耗气伤津:夏季适度出汗可调节体温、排出浊气,然而大汗淋漓可能适得其反。中医认为“汗为心液”,且“血汗同源”,过度出汗不仅耗伤心气,亦会损及心血。心气亏虚则心悸、气短乏力;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出现睡眠不佳、多梦等症。

  以上这些行为,不仅直接损伤心脏功能,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睡眠障碍。中医认为“心藏神”,心的功能正常时,人才能实现“昼精夜瞑”——白天精神饱满,夜晚酣然入睡;可一旦心的功能失调,就会扰动心神,让安稳睡眠成了奢望。

  通络养生八字经的“静神”理论也强调,睡眠质量的核心在于“心神是否安定”: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这意味着,养心安神是改善睡眠的关键,而优质的睡眠反过来又能滋养心神,形成良性循环。正因如此,在高温持续的夏季,做好养心安神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下的养心安神三法

  1、食疗养心:药食同源调心神

  酸枣仁作为我国首批药食两用品种,是养心安神要药,也是中医临床上治疗睡眠问题的首选药物。酸枣仁归心、肝、胆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它当中含有的酸枣仁皂苷、黄酮类等成分,发挥了镇定、催眠的功效,对人体神经中枢和心脑血管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平时可煮酸枣仁粥——取炒酸枣仁15克、粳米50克,锅中加入适量水先武火将炒酸枣仁煮5-10分钟,再放入粳米,改文火慢慢熬煮,待其黏稠即可服用;也可将炒酸枣仁打成粉,睡前用温水冲服3-9克;或选择现代工艺提取的酸枣仁油相关产品,研究发现酸枣仁油是酸枣仁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能有效延长深度睡眠时间。以岭健康基于通络养生八字经-静神理论研发的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不失为一种选择,每500斤酸枣提取1斤酸枣仁油,每一粒胶囊中都是浓缩的精华。

  

20250711-晚必安.jpg

  2、穴位按摩:疏通经络护心脉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调补阴阳气血,对心悸、胸闷、睡眠不佳都有良效。日常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顺时针揉动,力度以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

  曲泽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处,能清热泻火、除烦安神,按摩时可屈肘,用拇指按压穴位,配合环形揉动,每次2-3分钟。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刺激该穴能疏通心脉、宽胸理气,改善心悸、胸闷,同时对缓解焦虑情绪有帮助。按摩时,轻轻抬起手臂,用食指、中指并拢按压穴位,寻找酸麻胀感,每次3-5分钟。

  3、调节情绪:少私寡欲养心神

  践行“静神”之道——收视返听,宁心安神

  通络养生八字经静神理论中提出“虚静恬淡,精神内守”,即对外界诱惑保持淡然,对内心欲望有所节制。建议每天抽出10分钟做“闭目养神”:选择安静的环境,最放松的坐姿,双目轻闭,调匀呼吸,让念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飘过,不刻意追逐或抗拒。

  亲近自然——借天地之气养心神

  《黄帝内经》中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即让情志如夏季万物生长般舒展。高温天里可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刻,走进公园观赏花草树木,让自然之气滋养心神。研究发现,接触绿色植物可降低皮质醇水平15%-20%,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幸福感。

  艺术疗心——琴棋书画怡情志

  古人云:“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夏季不妨培养书法、绘画、古琴等爱好,通过艺术创作转移注意力,使心火得以宣泄。现代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与此不谋而合,当人沉浸在专注的活动中时,焦虑感会自然消退,心神得到深度放松。

  养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更要警惕熬夜、贪凉等“伤心习惯”。从调整饮食、按摩穴位、调节情绪这些日常行为做起,让心在酷暑中保持“清凉宁静”。心养好了,睡眠自然香甜,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个热情似火的夏日。

(责任编辑:华康)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