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中华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张志毅:提倡达标治疗理念 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D”痛苦

时间:2020-09-24 18:01:28   来源:人民网

  有一种“腰背痛”活动后疼痛改善、休息却不能得到缓解,医院就诊得挂号风湿免疫科、而非骨科;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居多,且过早发病容易令患者失去劳动能力甚至导致残疾。这一常常困扰患者的疾病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哪些认知误区? 大家又该如何科学认识、规范治疗?

  近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达标治疗理念,同时将创新靶向药物尽量纳入医保目录,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无地域差异,需关注早期炎性腰背痛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张志毅介绍,强直性脊柱炎与多数人以为的“环境潮湿、刮风”无直接关联,因此其发病率无地域性差异,各个地域患病概率相近。

  “强直性脊柱炎‘侵犯’中心轴关节,主要是脊柱、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炎性腰背痛是其早期表现症状。”张志毅介绍说,“与普通的腰肌劳损类腰背痛不同,炎性腰背痛的主要特点为‘夜间重、白天轻’,且疼痛能在活动后减轻。而且炎性腰背痛患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后,疼痛能第一时间得到缓解,而腰肌劳损类腰背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则治疗效果不佳。”

  同时,张志毅表示,除了炎性腰背痛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有其它临床表现,如外周关节病变导致髋关节、膝关节等损害;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损伤;或包括银屑病这样的皮肤损伤;还可能有难治性尿道炎(如前列腺炎)、或有心脏和主动脉根部的损伤(如主动脉瓣病变等)。

  强直性脊柱炎给患者带来5D伤害,甚至可致残或早亡

  生活上,大多数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备受疾病折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关节的健康,就没有真正的健康。”张志毅认为,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在内的关节炎类疾病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在临床上简称为“5D”,即痛苦(discomfort)、残疾(disability)、经济损失(dollar lost)、药物副作用(drug toxity)、过早死亡(death)。

  张志毅表示,对患者而言,强直性脊柱炎首先给患者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各种疼痛,比如关节痛、腰痛等;其次疾病可致残,例如髋关节是人体中心轴关节,受累后会使病人功能严重受限,导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与此同时,有研究显示,残疾患者可能过早死亡,患者平均寿命缩短10年。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理念:提倡达标治疗

  张志毅表示,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目前提倡的理念为“达标治疗”,即先制定治疗目标,如果三个月达不到治疗目标就改变治疗策略。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误诊、误治而延误治疗时机,将骨结构损伤的可能性尽量降低。

  目前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策略首先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控制炎症,一种使用无效后可更换另外一种,如果连用三个月效果不佳或无效,可选择使用靶向药物。靶向药物又称为生物制剂,包括TNF-α拮抗剂和白介素17A抑制剂两大类。

  张志毅介绍说:“以往靶向药物治疗都是集中在TNF-α拮抗剂上,这类药物抗炎效果非常明显。但近年来我们也发现,虽然炎症控制住了,但疾病导致的病理性新骨还是可能形成,意味着骨结构损伤进展并没有被抑制住。正是带着这个临床挑战,后来又研究出了新的靶向药物——白介素-17A抑制剂。研究发现,白介素-17A这个炎症细胞因子和肌腱端炎及病理性新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肌腱端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变,在疾病最早期就存在着。所以,新的白介素-17A抑制剂除了能够控制炎症,在控制肌腱端炎和抑制病理性新骨方面也有更优越的表现。”

  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白介素为靶点的新一代靶向药问世,推动了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生物制剂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价格相对较高,很多患者往往负担不起昂贵的药物,因此也限制了创新药的临床使用。这也是我国类风湿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临床达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有疗效的药物往往价格昂贵。作为医生,我希望这类药物尽量进入医保目录,让更多患者受益。”张志毅坦言,“在价格上,我当然希望药物价格越低越好,但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低。能被老百姓接受、商家利益又不严重受损的价格最为合适。这个点在哪里?这是需要社会各方一起来解答的难题。”

(责任编辑:华康)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