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教育 > 幼儿教育 >

培养“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

时间:2015-10-19 13:34:10 来源:39健康网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啦?”,“宝宝听话,妈妈买一个好玩具给你。”,“你什么时候才听话,让大人省点心!”“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犟,听话好不好!”,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大多家长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宝宝、好孩子,大人喜欢这样的孩子。一些父母还为自己的孩子听话而感到自豪,“我家宝宝真乖,从不惹大人生气。”

  

培养“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

  妈妈每天上班前都会先跟蕊蕊拥抱一下,拍拍他的头,让他在家要听奶奶的话,蕊蕊也会很认真地点头说“好”。晚上奶奶会讲讲一天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是很蕊蕊有关的,比如蕊蕊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小朋友玩,不愿意给小朋友分享零食等等。这时候妈妈一般会给蕊蕊讲道理,比如要学会分享,完了还会加一句“蕊蕊要听奶奶的话”。其实蕊蕊妈妈也看过不少育儿书籍,知道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尊重,但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要听话”俨然已成为了她的口头禅。但是培养“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

  诚然,听话的孩子太让大人省心了,可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孩子自小为了迎合大人的口味和脸色,已经日复一日地磨平和削去了自己的棱角和个性,外表听话而内心矛盾重重。长大后,即便他想冲破这张温柔的网,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如果孩子太过听话,父母应该感到的不是骄傲,而应该是警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活泼好动不是什么太坏的事,相反,太过压抑和过多说教都是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的。家长对好孩子的标准,不能用听不听话去衡量,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感悟生活,正确的去引导,是最关键的!

  “听话宝宝”“乖孩子”已成为父母对孩子期望和评判的标准。可随着独生子女的现象,“听话宝宝”似乎已离我们很遥远,现在的孩子能找出几个是“乖宝宝”来呢?更多父母只在怨言期盼:我的宝宝什么时候能听话就好了。5岁如何?太懵懂,说不清理;10岁怎样?没开窍,玩心太重;15岁没问题吧?太自我,凡事好像与我们格格不入!这已是现代父母最愀心的事,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哪!

  我们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小孩从小要“听话”,不要“淘气”。结果,我们的孩子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落伍,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当被改变。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是坏孩子。有识之士们已经提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许多“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却成长为“问题儿童”。根据调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士,他们小时候几乎都是不听话的孩子,有的还非常调皮捣蛋。实践证明,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主见,大脑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不随便屈从,自信心强,有独立处事能力等等。

  为什么说“听话”儿童反而成为了“问题儿童”呢?所谓“听话”儿童,常见的特点是长期屈从于家长或老师的训诫和威严。这样的“听话”儿童,有的只是奴性,却毫无个性和独立性,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敢反抗不同观点甚至是邪恶势力。这样的儿童,其性格已经被扭曲,心理也不健全,自然长大后容易成了“问题儿童”。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虎妈”、“狼爸”类的家长将孩子鞭打进“名校”甚至成为有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楷模。

  为了培养好学、好问、好动的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还要犹豫在传统观念与竞争机制之间摇摆不定吗?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宝宝,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让你宝宝那颗被弯曲、被压抑的心灵回归自然,还原孩子珍贵的童心、童言、童趣、童乐吧!

  作者简介:王玉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儿科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