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药安全 > 疾病用药 > 内科用药 >

治疗乙肝,正确选药是关键

时间:2009-07-24 17:22:40 来源:健康7120

  乙肝治疗,如同给开水降温

  我国约有1、2亿人属于慢性HBV(乙肝病毒)感染者,但由于认知不足及广告宣传的偏差,很多人不是“讳疾忌医”,而是“病来乱投医”。

  其中常见的误区是:肝功能异常了(转氨酶升高),只把转氨酶降下去就了事。其实,这只能解一时之急。

  抗病毒才是慢性乙肝的主治方法。通过规范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预防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

  打个比方,单纯的保肝降酶治疗,就如同往锅里加冷水,只要病毒(火源)仍存在,就可能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抗病毒治疗,则如熄灭火源,抑制甚至清除病毒。尽管水温不会马上下降(转氨酶也如此),但随着病毒被抑制,转氨酶会自然而然下降。

  抗病毒,缘何首选干扰素

  目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两者各有优缺点,对年龄较轻、希望疗程短些或近期有生育要求、无干扰素禁忌证者,建议首选干扰素。

  因为,核苷类药物只能抑制病毒,虽然作用明显,短时间内在血液中可查不到病毒,但是并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乙肝病毒就像底片,只要底片存在,就随时可洗出相片(病毒复制)。也正因为如此,核苷类药物停药后,多数病人会出现病毒反弹。

  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除了能直接抑制病毒外,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而免疫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增强抗病毒作用。机体要清除乙肝病毒,必须通过免疫应答才能实现。

  因此,干扰素是通过多条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用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等)治疗,若取得完全应答,则可获得病情长期稳定,甚至完全治愈的效果。

  退一步说,即便用干扰素未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也可再选择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

  当然,病人若已使用核苷类药物,而疗效不佳的话,也可选择干扰素。曾有研究发现,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失败,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病人,也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责任编辑:angle)